桥架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桥架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资讯】我是农民我最潮撑篙竹

发布时间:2020-10-17 17:55:36 阅读: 来源:桥架厂家

在人们都还不怎么认识有机蔬菜的年代,他已经开始琢磨有机农业。用他的话概括:农业正往有机发展,有机农业是追求潮流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。他,就是多利农庄“庄主”张同贵。

“我是农民,我最潮。”这是一位真实、憨厚的中年男子,与他的谈话很显轻松,也很实在。在他看来,潮流不单指高大上,开豪车、穿名牌,那只是表象时尚;如今的潮流则应更加实在,比如追求干净的空气、安全的食品、享受自然。

用他的话概括:农业正往有机发展,有机农业是追求潮流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。他,就是多利农庄“庄主”张同贵。

10年前,张同贵早早地将目光投向有机食品,在人们都还不怎么认识有机蔬菜的年代,他已经开始琢磨有机农业;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,张同贵采用“从田间到餐桌”直供会员的服务模式,严格管理、把控蔬菜质量。

为新梦想 事业巅峰 他做回“农民”

张同贵,多利农庄董事长,获得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学位和四川农业大学农业学士学位。在他的带领下,“多利农庄”逐步成为中国都市有机农业的第一品牌。

早在2005年创办多利农庄之前,张同贵已经拥有一项利润颇丰的事业:多利川菜馆。

多利川菜馆,当时已然形成规模,三十多家分店遍布上海。按照常理,张同贵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利川菜馆上,因为这才是“正道”。

但随后,张同贵的决定让所有人都跌掉了下巴,张同贵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?好好的买卖不干,却把精力投到有机蔬菜这个“连概念都还没普及”的新行当当中?

“我是个很爱吃的人,当你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的时候,就会想往源头走。”原来,基于对美食的追求,令这个男人萌生了“自己种”的想法。

除此之外,早在10年前,当国内有机农业还是馄饨一片,摸爬滚打多年的张同贵凭借经验,就已经看到了有机农业的广阔市场。“食品安全已经影响到消费者,有机农业孕育着很大的商业空间;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,还能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。”

张同贵的娓娓道来,让我们一下子明白,这就是‘多利’,多方有利。

为达标准 耗钱耗力 他“斗天斗地”

有机食品的生产标准可被概括为“三无两改造”,即无化学农药,无化学肥料,无转基因,同时还要改造水以及改造土壤。也就是说,除了生产过程中的强制标准以外,种植区域的土壤和水域也必须达标。

种菜要靠杨光、空气、土壤和水,张同贵控制不了前两者,就从土壤和水着手。不能洒农药,除虫害除了人工,只能想一些生物和物理办法,增加土壤的“抵抗力”。

2010年,多利迎来了与病虫害的艰巨一战。

“10个生菜种植大棚,长满了虫子,几乎把菜吃得光光的。我们动用人工抓虫,一人一晚上可以抓上一公斤。”据张同贵回忆,在那一场“战役”中,动用了很多办法始终防不胜防。

怎么办?张同贵给出了“物理疗法”:10个棚的菜索性不要了,封闭菜棚,往菜地里灌水,将病虫害闷死在大棚。张同贵介绍:“加上恰逢夏天,封闭的大棚温都高达60℃。这是一个很物理的方法,残忍的办法,效果却非常明显。”

就这样,多利农庄通过与大自然的一次次较量,积累经验,改良土壤。

除此之外,张同贵花费6000万改良水质,从Ⅴ类水进Ⅲ类水,达到人类基本饮用标准,灌溉多利蔬菜。

为圆梦想 疯狂砸钱 被叫做“疯子”

然而,在这份成功的背后,是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彻夜难眠的压力。

“尤其在刚开始创业的前三年,土壤、水处于关键的改造阶段,我动过放弃的念头。”这个目前在全国拥有9个蔬菜种植基地的男人,也曾因家人、社会不认可累得喘不过气来。

“我把川菜馆‘炒回锅肉’将近1个亿的钱,全部投到农庄上去。老婆只看到钱出去,没看到钱进来,家庭压力确实不小。”

如今,张同贵回忆起那段过往,表述得轻松幽默,但从字里行间,我们能感受到这个男人曾经背负的压力。“另一方面是社会压力,前三年,土壤处于修复阶段,钱砸下去不能种。很多人就说了,你是不是‘疯子’!”

没错,恰恰就是这个“疯子”,多年以后,真正得到了人们的认可。“很多国外的成功案例,如“Whole Foods”都是经过前10年甚至20年付出换来的。我相信,多利经过这10年投入,未来必定是美好的。”

事实上,看到并试图抓住“有机食品”市场机会的人并非少数。根据中欧世贸项目的报告显示,仅在2006年底,国内获得有机食品认证(含转换期)的企业便已超过了2000家。

在这波大浪淘沙中,很多人都失败了,而多利农庄,则在张同贵的掌舵成功了。

有机农业不是挣“快钱”,改造土壤改造水,需要足够耐心。很多人看到了“有机食品”的广阔市场,却败给了水和土壤。

梦想成真 完善渠道 他想让更多人吃上有机菜

有人认为,多利成功地“将蔬菜卖给有钱人”,张同贵不以为然:“你只要拿出喝一杯咖啡的钱,就能吃上有机蔬菜,过有品质的生活。”

事实上,张同贵为保证多利蔬菜价格与质量,花费了不少心思。

“超市里的蔬菜,经过起码四五道菜农的手,价格肯定不便宜;至于质量,你更加没有办法追踪。”基于种种现状,张同贵诞生了一个想法,采用“田间到餐桌”的一站式配送,严格管理、把控蔬菜质量。

保证客户收到新鲜有机蔬菜,首先菜要好;其次保护要得当。“我们有保险冷库,蔬菜采摘以后在半小时以内降温到3℃,使蔬菜进入休眠期,延长保质期。与此同时,自建物流,客户收到的菜能够追踪到所有信息。”

张同贵采取送货上门的会员制,保证蔬菜质量的同时,接受消费者监督。因为他相信,最好的监督就是面对面的监督。

除此之外,“田间到餐桌”还包涵着另一层希望,张同贵不鼓励消费者偏食,用他的话说:“我种什么你吃什么。如果过多的自由选择,吃到的不一定是有机蔬菜。”

多利农庄始终为消费者着想,也在与现实的一个个难题博弈中不断壮大。截至目前,多利农庄已完成两轮融资,张同贵还有个梦想:将多利农庄打造成中国的“Whole Foods”,让全中国老百姓吃上多利有机蔬菜!更多最新三农资讯,请关注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-中国农药第一网。

alevel经济

alevel冲刺班

ib教育

alevel补习